最近发现我家宝宝眼珠子边有个白色的膜,医生说是结膜的增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大概是下图的样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家宝宝是早产儿,出生的时候就被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当时医生说需要尽早手术,如果不及时的话会导致视力下降。好在手术很顺利。前段时间复查的时候已经可以佩戴矫正眼镜了,但是眼睛还是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
这次去检查的时候医生说宝宝的结膜有增生了要尽快处理一下,否则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视力。我上网查了一下关于这个问题的内容,看到很多宝妈都咨询过相关的问题。今天就给大家简单讲一讲~👏🏻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结膜角膜缘部的变态反应性增殖引起的白色浸润灶?我们称之为“翼状胬肉”。它是由于结膜的血管扩张迂曲或角膜上皮过度伸展、肥厚导致异常的增生肥厚而引起的。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多见于中青年人。如无炎症刺激因素则不发生此病。这种疾病一般会慢慢长大,长到一定程度后停止生长。因为是无菌性的疾病,所以不会影响眼球的功能和形态的变化。如果增大比较明显就会遮挡住瞳孔区造成视力的障碍。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治疗。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对静止期无功能障碍的患者不需治疗;对于儿童静止期不需立即治疗,但当其影响视力时应积极治疗;静止期的老年患者因常出现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建议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点眼治疗;对于活体角膜、巩膜组织损伤导致的瘢痕性混浊或长期反复发生的角膜上皮糜烂而导致角膜血管化加重引起失明风险增加者,可以考虑进行抗VEGF类药物在局麻下做激光切除术或手术去除混浊及糜烂的瘢痕组织来缓解症状、保存现有视力、防止病情进展加重至失明。(注意抗VEGF激光切削术后易复发且易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2.手术治疗:对处于活动期的胬肉未达到解剖学指标者可局部给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点眼治疗;但对已形成永久性粘连并接近或已影响瞳孔者可行单纯胬肉切除术;对不宜直接缝合或术后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可先用药物控制炎症后再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联合睑板前筋膜移植);也可用外科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此外也可通过冷冻疗法使胬肉细胞坏死脱落以消除胬肉;必要时可利用准分子激光汽化气化部分胬肉表层组织来去除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