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莱姆病检测的演变和未来展望
/
39健康网
39健康网
链接复制成功,欢迎分享给好友~

前沿| 莱姆病检测的演变和未来展望

✅关于莱姆病的检测,最早是在美国流行时,由专家们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如果血中检出伯氏疏螺旋体抗原,就可以诊断为莱姆病。

❌但是随着莱姆病的流行范围扩大,人们逐渐发现这种方法诊断结果并不准确。比如: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即使体内有伯氏疏螺旋体抗原,也不一定会被检查出来;同时这个试验还会产生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

🔍因此科学家们又相继进行了多种检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

.

1️⃣间接荧光抗体法(IFA)

这种方法是由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原所激发的抗体检测方法。它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缺点是特异性差、易出现交叉反应和复合反应现象等。

.

2️⃣直接凝集实验法(DAT)

这种方法是通过将未标记的抗体与样本中的抗原发生凝集现象来检测是否感染莱姆病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特异性高、敏感性好且具有快速测定特点;缺点是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

3️⃣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这种方法通过利用胶乳颗粒作为载体吸附人用/家兔/小鼠/牛犊/山羊/羔羊抗伯氏疏螺旋体IgM抗体来进行检测。其优点是可以用于各种细胞的检测、特异性强且具有快速测定特点;缺点是不能进行定量分析且使用胶乳颗粒作为载体会降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滴度水平。

.

4️⃣单克隆抗体斑点试验(MTB)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莱姆病病原体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可对样本中细胞内螺旋体的数量进行测定。其优点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且具有快速测定特点;缺点是需要先培养出螺旋体后才能进行检测,同时会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编辑于 2023-09-15 举报/反馈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