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又称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一种治疗持续性或长程慢性心律失常的医疗器械。它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来控制心跳节律。
—
👉心脏起搏器的诞生
👉20世纪50年代早期,加拿大生理学家Hounsfield发明了一种X射线机器,能够自动扫描患者的胸部,并显示出X光影像。这种机器被称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即现在大家所熟知的CT。
👉1958年,美国物理学家Mason和Lewis发明了第一台全数字化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这台仪器将患者身体分为64个类似数独小方块的矩阵,每个矩阵都独立拍摄一个层面的图像,然后用Carto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最终形成一幅完整的CT图像。但是由于CT成像需要使用大量的X射线暴露人体部位,所以该技术主要用于头部及周围神经系统的诊断中。
👉直到后来几十年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CT才逐渐被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检查中。这便是CTA技术的前身。CTA可以利用螺旋CT扫描结合后处理的方式对冠状动脉、脑动脉及其他大血管进行检查。与以往的普通平扫相比,CTA的优势在于无需注射造影剂便可显示血管结构;此外,CTA还能够提供血管病变位置、类型及狭窄程度等更多的信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CTA产品是GE Healthcare公司的Emerge CT系列和Siemens公司的高级64排Vivid成像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如今有了更加先进的功能齐全的设备便不需要再选择功能单一的CTA来进行血管成像检查了。比如当前最为先进的3D打印手术支架就是一种集成像、导管、导丝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装置,它可以用于复杂病变的治疗和定位等操作中。同时伴随着高分辨率的显像技术和实时动态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心脏起搏器已经不再局限于单腔和双腔N型起搏器这一种形式了,最新的波士顿健康新一代起搏器BCM Heartbeat拥有5个通道(右/左上+右下)/7个电极导线(右上肢+左下肢),可以实现真正的多极同步起搏功能;与此同时,最新推出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也让我们可以在术中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更加准确细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