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艾灸隔附子饼灸了解过吗?
/
39健康网
39健康网
链接复制成功,欢迎分享给好友~

古法艾灸隔附子饼灸了解过吗?

🌟隔附子饼灸是通过在艾绒中掺入一定比例的附子,制成的附子饼艾灸施灸的一种方法。

🌟明代医家杨继洲《针灸大成》记载:“凡治病,汤一炷不能效者,必灸7壮,引火归原,则疾可治也”。提示灸法的效果与药物相比并无很大差别。

🌟到了清代,这种灸法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和养生保健。如清初着名医温病学家吴又可于其所著《瘟疫论》中指出:“凡瘟疫皆缘汗泄,宜先用发汗之法,不用补吐、下等分暴之法。”这种观点正好说明取“汗”也是中医学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法则之一。另外还有不少医家提出热病多伏阴经,要重扶助人体正气。因此主张“宜急汗之”,以使病随汗出而愈。“阳证宜汗”,即指这一学说。

🌟《医学入门·运气》:“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冬伤寒水,春伤湿木;夏伤暑湿,秋伤燥金。”这里明显地表述了四季气候对人体的影响。由于春夏属阳,所以发病较少;秋冬属阴,所以发病较多。这也表明四季不同季节的阴阳消长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之一。

🌟《本草纲目》:“五月五日午时阳气极盛,古方抑阳遣阳……大抵惊风天吊之时用之,”因材施策取效最佳。

❤️【古法艾灸】原理:将艾叶晒干后捣成艾绒制成艾条或者艾柱点燃刺激穴位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温通经络、祛除寒湿的功效。适合虚寒性人群使用。

❤️【古法隔姜灸】原理:把切成片状或圆片的鲜姜放置在相应穴位上或者放在已固定好的小玻璃杯里点燃后施灸的方法称为隔姜灸。生姜辛而散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伤寒论》曰:“以其无宿邪,故能消腠理,专去表寒。”可以驱散表寒邪气从而促进机体发汗退热。尤其适用于体弱虚弱、脾胃虚寒的人群进行调理改善症状!

编辑于 2023-09-15 举报/反馈
相关推荐 更多